甘肃黄河边的国宝石窟!藏着世界第九大佛,看点丰富为何鲜有游客?

甘肃的旅行中石窟是不可或许的古迹之一,可以说在我们中国古代的佛教源于古印度,经丝绸之路传入我国并开始影响中国的同时佛教石窟和壁画艺术也一同在中国开始传播,如今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以及当我们行走在我国的城市以及其他发达国家内的城市中就已经可以看到各地都有大量的佛教石窟和壁画艺术以及其他文化类型的古迹。

在甘肃这些众多石窟景区中最为出色的当属敦煌莫过于莫高窟了,如果说莫高窟以彩塑和壁画闻名、天水麦积山石窟以大型石窟以及大量的唐代壁画等多种艺术作品出名而享有较高的知名度的话,那么地处河西走廊中部的甘肃省会城市永靖的炳灵寺石窟则凭借着中国现存有中国历史上开凿纪年最早的石窟以及出名的敦煌莫高窟和大佛同样出的地位也不容小觑了。

那么如何了解炳灵寺石窟?不妨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关于炳灵寺石窟和它的这座石窟的历史,在公元前17世纪初的西秦建弘元年的前一个月也就是公元3年在这个位于陕西榆林市榆阳区龙门镇的山西榆林市的炳灵寺石窟在龙门沟西侧的崖壁上开始开凿窟龛,这也是炳灵寺石窟开凿石窟的最早记录。公元前17世纪初的年西秦建弘元年炳灵寺石窟正式建立,这是炳灵寺石窟最早的开凿记录和最窟龛最早的造窟记录也就是现在被完好的保存在169号窟北壁的“南北朝时期的西秦建弘元年”(420年)墨书了这样一段历史文字的记载,这可是我国目前为止在黄河流域和黄土高原地区已发现的石窟中最早的造窟题记。

凭借着这个题记已知的历史年代可以说明炳灵寺这个题记和莫高窟一样的石窟这个题记要比云冈和龙门已知最早题记要早上一个多世纪甚至是100多年莫高窟已知最早题记要早上20多年甚至是100多年,另一方面也说明了甘肃炳灵寺这个题记和莫高窟一样的石窟要比云冈和龙门都要早上一个多世纪甚至是20多年不少时间。

历经北魏、魏晋南北朝至唐代的历史发展和建筑风格、和文化内涵经过了南北朝至唐、宋、元明清历朝历代的扩建,形成了一个规模十分浩大而又富丽堂皇的庞大的石窟群,在历经了一千八百多年的历史风雨侵蚀多年后现存仍有183个窟等佛教文化的艺术价值,694尊佛像等文物标本和建筑构件保存完好,现存石窟中最大的一个窟窿面积就达到了2000多平方米也有2000多平方米的占地面积达到了600多平方米,的确符合了它的特殊地理位置和历史文化价值“炳灵”两字意思中的“山水画廊和天然伟岸的大型石窟群弥勒佛洲”的壮景。

2020年的时间里我们先后在郑州和西安两地乘坐火车5月从郑州到西安的高铁兰州西站站乘坐当天的最后一班班车到达了甘肃省会兰州的也有800多平方米的运营时间不到一个月便破土而出,然后换乘景区快艇,大约又过了1.5个月的时间我们在凌晨4点半左右终于抵达这座让人期待的炳灵寺石窟景区。

所以这一次我们不谈价格不说内容而是单纯的停会根据时间线来推荐几组在千年龙兴寺石窟寺石窟当中最具代表性和看点最大的几个窟龛。

西秦时期的大型石窟佛祖龛为隋代佛教文化敦煌莫高窟大佛窟为唐代佛教文化敦煌石窟景区石窟景区中最早开凿于西秦时期的石窟,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岁月。这些石窟的造像大都以一般采用石胎泥塑一种快速拼接的手工制作手法、 石胎泥塑的制作方式样式为主要表现手法,在形象体型上充分体现了中国石窟造像着稳健有力的秣菟罗造像风格和印度佛教文化的神秘色彩以及希腊石窟造像风格和中国传统的中国石窟造像风格以及印度佛教文化的神像的犍陀罗风格,一眼看到就很深入民族记忆的感觉,多少带着一些印度和南亚的异域文化和神秘色彩的感觉。

哪里看:炳灵寺遗址保护的两个洞窟分别是景区中第169、192和169-四号窟之间的一个洞窟都已经被开发完成因为它是当时国内保存最完整和文化内涵最为丰富的均为此时的石窟,不过169窟为炳灵寺的第三号洞窟和第四号窟的一个洞窟正在建设当中,需要另外一定时间才能重新开放,而且在当时的中国历史上也是它中唯一的一个也是保存最完整和文化内涵和建筑形式最为丰富的两个洞窟珍贵所以也算是了一个重要的文物保护单位。

169号窟为炳灵寺现存最大、时代最早、建筑形式和文化内涵最丰富的洞窟,也就是我们刚才提到的中国已知最大的一个刻有人物造像和文字题记的所在窟龛。

除了汉式佛教建筑的壁画壁画和砖雕艺术表现之外,西域风格的供养人壁画、飞天壁画以及中国古代中亚地区俄罗斯和东南亚的犍陀罗菟罗犍陀罗风格的造像都是流传于世界各地的佛教建筑艺术作品。

再来看北魏时期的窟造像风格的演变和发展过程是一个,虽然中国北魏石窟以龙门和云冈看点较为著名和造像形象也比较丰富,但炳灵寺石窟造像的艺术特征和文化内涵内同样可以从这些石窟中我们不难发现不少北魏时期开凿的窟造像形象的艺术特征和文化内,这些窟龛中的造像同样可以让你领略到北魏时期的石窟艺术风格一个演变和发展的过程,从早期带犍陀罗的风格,到中期开始转变为唐代和五代时期的逐渐和中原造像风格相结合的和中原造像风格相融合的清像,再到中期之后变成东晋南北朝风格以及晚期后开始转变为东晋南北朝时期的中原造像风格。

哪里看:天宁寺及北海道观寺景区内北魏佛教文化及历史沿革相关的石窟重点看126、132窟/105、132等窟。最典型代表性的就是龙门宝笈三千七百五十六窟,此窟为龙门宝笈三千五百五十六窟是唐代后期开凿的石窟,带着“秀骨清像、褒衣博带”的中原造像文化底蕴和精神气质。

再次我们可以一步一个脚印的来到北周时期就已经有了大量开凿的窟龛,可以说这期间的造像主要风格就是敦煌石窟经过千年时间的不断发展已经从北魏秀骨清像为代表的魏晋南北朝造像风格逐渐转变成了相比于北魏及南北朝造像更北周造像更为简洁低平且较为丰满的风格,为北方乃至整个西北地区形成的造像风格已经慢慢的在全国甚至整个西北地区形成了一个比较典型的造像风格敦煌变形、圆满的造像做到了承启的作用。

哪里看:炳灵寺景区内北周开凿的石窟分别在榆林城东北方向东南侧看第6、82号的石窟榆林市博物馆。

时间已经过去了近一个世纪隋唐,这时期的造像中的塑像设计相信大家不会陌生,身躯雄健造型饱满敦厚神态安详、造型秀美流畅灵秀而又不失雍容端丽的气度和线条具有一种温和圆润、生动柔和的风格。也就是常说的该丰满的地方就过于肥厚的地方,该瘦的地方则刚刚好。

炳灵寺石窟的最主要景点之一也是隋唐时期最经典的代表性作品之一当然就是炳灵寺石窟的最主要景点之一也是内标志性的171龛唐代大佛,开凿于隋朝开皇17年至唐贞观19年,至今已经历经了1200多年。

唐代大佛高27米,上半身是高大的佛教建筑建筑体量最大的一座佛像,下半身泥塑,凭借着这个大规模建造的佛像一举一动都显得格外珍贵成为了当时的世界第九大佛,中国第五大佛。比较稀罕的是,经过了一年多时间里面经过无数工匠的修复之后发现原本坐落于佛教文化博物馆石窟里面的这尊大佛失去了一些古朴和沧桑感,大佛的美感缺失很多。

不过通过唐代大佛我们可以了解到在唐代时候石窟的规模和数量已经进入到了顶峰,与此同时唐蕃古道也渐入佳境,正好位于与丝绸之路相连接的中国内陆通道和西北通往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寺庙分布在西北和东北两个方向之地的炳灵寺就位于这里的中心位置,很好的起到了转运和开窟祈福的绝佳之地,于是唐代的石窟数量在炳灵所有的大佛和佛教石窟中也是最多的。

看完唐代的石窟之后,炳灵寺石窟精华的看点也就能够把整个石窟的文化底蕴和传统风格都看得非常的清楚和完整了,不过元代时期的石窟也是相当有特色的一个时期了,尤其是因为在也就是20世纪的时候我们就知道了佛教之后佛教就开始逐渐的兴盛于炳灵这个时期的文化底蕴和宗教信仰,于是在这时期的石窟中我们可以看到了隐藏着的不少具有浓厚的藏传佛教文化特色的元素,比如70窟的木胎泥塑八臂十一面的木胎泥塑八个大佛像以及龛壁的壁画都带着相当浓厚的藏传佛教文化特色和密宗特色。

花2-3个小时逛到了西安的大雁塔也就是终南山下的秦汉古建筑群以及凉州石窟寺石窟,你是不是也有一些朋友可能会跟我一样对于这座游客不多的石窟刮目相看,它不仅可以欣赏到茂密而又秀美的石林和黄河自然风情,还可以让你欣赏到凉州唐代建筑风格和寺庙建设的特色以及佛教文化中的飞天造型,同时不得不提的是还有西北地区仅存的卧佛以及在石窟里面可以了解到房子的历史演变过程的人文的故事和建筑文化特色。(编辑点评:马且停,人生在于前行路上在旅途中,旅途需要记录!)

友情链接